English

开发区大有希望

1999-05-14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自1984年9月国务院批准创办第一批14个沿海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至今,开发区一直是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热点地区之一,被视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窗口和改革开放的前沿,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日益显著的作用。在众多的开发区中,天津开发区独具魅力。回顾和总结天津开发区的发展历程和成功经验,具有多方面的启示和意义。

开发区:中国对外开放整体格局中的重要一环

天津开发区是在一片盐碱荒滩上建立起来的。短短十几年间,一座年工业产值达500亿元的现代化工业新城区拔地而起,屹立在渤海之滨,创造了现代城市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

天津开发区正在成为天津最大的经济增长点。1998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出口额占全市的比重分别为13.4%、23.5%和41.9%。开发区每增长10个百分点,便可提高全市GDP2个百分点,为带动天津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国内许多省市、自治区都有企业在天津开发区投资,目前各类内资企业已达1万多家,注册资本200多亿元。天津开发区已成为这些地区走向国际市场的重要通道。

天津开发区以其沧海桑田般的变化向世人证明:

开发区是顺应中国对外开放大趋势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邓小平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关键时刻,以非凡的政治勇气和敏锐的判断力,准确及时地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和契机,明确指出“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他主张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特别是当代资本主义所创造的文明成果,为我所用,发展自己。开发区以其卓有成效的实践充分证明,实行对外开放既可以赢得时间,又可以节省资金,是促进我国经济技术进步的一条捷径,完全有可能形成“后发性优势”,在高起点上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实现经济的超常规发展。正是有了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有了邓小平理论的创造性实践,才有了开发区。

开发区是中国对外开放整体格局、梯度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对外开放是由我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亲自设计、精心部署的。1979年开始试办四个经济特区,形成“点状开放”;1984年开放14个沿海城市,形成“线状开放”;1990年开发开放浦东,带动长江沿岸城市的开放,形成南北与东西呼应、沿海与沿江并举的全方位开放的格局。最初设立四个特区主要集中在中国南部,而在14个沿海城市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则使中国的对外开放格局从南到北,由点到线,贯穿了中国整个东南海岸线,与处于开放第一、第三层次的经济特区和开放性区域联成一片,并通过沿江、沿边、沿交通干线和内陆中心城市的开放,使中国的对外开放由线到面,扩展到全国。设立开发区是中央在经济特区试验成功后作出的又一重大决策,是形成中国对外开放整体格局、梯度开放的重要一环。

开发区是加快中国现代化建设具有战略性的关键环节。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的大国,首先在一些基础条件较好的沿海开放城市设立开发区,实行某些特殊政策,创造仿真的国际投资环境,既可以建起连接中国市场和世界市场的纽带和桥梁,又可以在开发区进行市场经济的超前性改革,在体制上率先与世界接轨,通过它们示范全国,带动区域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

开发区的功能突出体现在“带”字上。开发区是经济特区政策在沿海开放城市的延伸和发展,是全国对外开放的桥头堡和先行基地之一。与其他开放性区域相比较,更突出了一个“带”字:开发区作为中国政府重点支持发展的区域,是吸收外商投资最集中的区域,经济发展最快的区域,资金密集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占主导地位的区域,发展潜力大、区位优势明显的区域。因此,开发区在发挥“窗口”、“先行区”、“试验田”功能的基础上,更侧重对所在城市和区域发挥示范、带动与辐射作用。

开发区:中国对外开放道路的积极探索

天津开发区从它诞生之时起,就把自己的发展同中国的命运与世界的进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把探索中国对外开放道路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面临在现代化建设和对外开放过程中遇到的许多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天津开发区人始终没有停止过积极实践和理论思考。

1、在一不占耕地、二无政府投入的情况下起步。土地和资金是开发区起步必不可少的两个重要条件。与在“开发区热”中产生的“乱占耕地,开而不发”的情况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天津开发区把区址选在了不毛之地的盐碱滩涂上,政府没有一分钱拨款投入,这无疑给起步阶段的土地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增大了难度。然而,天津开发区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发展思路。一是发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二是充分运用市场手段,积极拓宽融资渠道。三是集中一切财力用于土地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

2、营造一流的投资环境。天津开发区在充分利用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和搞好基础建设硬件环境的同时,努力创造良好的服务、开明的管理和依法治区等软环境,形成了区域综合环境优势。他们在全国最早推出优质、高效的“一条龙”、“一站式”、“一贯制”服务,努力树立“开明、高效、廉洁、进取”的政府形象,寓政府管理于服务之中,使政府的管理行为具有合法性、经济性、通用性和国际性,并在履行政府职能、培育市场机制、建立新型的政企关系、率先实现社会劳动保险制度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大胆改革。在依法治区、依法行政方面,相继颁布了70多项颇具首创性的区域性行政管理规定,形成了较为规范的法规体系和良好的法制环境。特别是在近年来开发区政策环境日益趋同、竞争更加激烈的新形势下,为进一步增强对国际资本的持续吸引力,天津开发区把强化环境意识,形成整体环境优势,作为新的工作着力点。

3、在涉外区域内构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探索开放条件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和党建工作新形式,对开发区来说尤为重要。天津开发区在这方面的许多做法很有新意。一是从外商投资企业的实际出发,探索创造出了“一点三为”的党建工作新思路,即把“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发展”作为涉外企业党的工作和经济工作的“结合点”,把“为企业需要、为党员欢迎、为外商理解”,作为在外商投资企业开展党的活动遵循的基本原则。二是把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与现代化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文化中的精华结合起来,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企业文化氛围。三是构建集中反映开发区特点的泰达文化,为开发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久的思想动力。“泰达文化”主要包括社区精神、理念、价值观、追求等精神文化,以及文化组织、文化设施等硬件建设。

开发区:在中国跨世纪发展中任重道远

在更深层次和更高水平上再创新优势,真正担负起跨世纪的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区”、高新技术的“辐射源”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等重要使命,是开发区所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1.迎接挑战,再造优势。从开发区自身来看,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开发区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亚洲金融危机导致国际资本格局动荡不定,使以利用外资为主、与国际市场息息相关的开发区受到直接冲击;国内买方市场形成和消费市场走势持续低迷,使开发区企业面临市场的重新分配和结构性调整;随着国家对开发区政策的调整,开发区原有的政策优势有所减弱,各开发区之间招商引资必将面临新一轮的激烈竞争;为迎接知识经济的到来,全国各发达地区纷纷抢占高科技产业的制高点,迫使开发区必须重新审视和调整自己的发展战略;开发区内部一些结构性、阶段性问题开始显现,机构膨胀,人员臃肿,“铁饭碗、大锅饭”现象有所显现,服务水平、办事效率有所降低,出现了体制有所弱化的倾向。这一切都表明,开发区正面临着新的严峻挑战。因此,开发区要在跨世纪发展中继续走在全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成为带动所在城市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发动机”和“增长点”,必须在新的阶段实现三大战略性转变:由政策优势向体制优势转变;由土地开发、产业开发向技术开发、资本开发转变;由单一工业区向现代化新城区转变。只有比所在城市和周边地区的产业技术层次更高、机制更活、人文环境更完善,才能更好地发挥其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

2.建设外向型、现代化的工业新城区。世纪之交,如何把开发区进一步建设成为外向型的现代化工业新城区,需要在思想上作出重大调整。天津开发区的思路是,在以利用外资为主的基础上积极吸引内资;在以拓展国际市场为主的基础上积极开拓国内市场;在以工业为主的基础上积极拓展延伸开发区功能。总的目标是,把开发区建成以国际贸易为先导,以现代工业为基础,商业、金融、房地产等第三产业综合发展的现代化新城区。其对策是:(1)引进当代世界最先进的产业技术。天津开发区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始终坚持“项目是生命线”,坚持以欧美为重点,以大项目、大财团、大跨国公司为重点,以工业项目、技术含量高的项目为重点。(2)造就一大批中国的跨国公司和企业集团。中国经济真正走向世界不能靠外资企业,只有将引进的技术变成内资企业的常规技术,不断扩大海外市场,对外开放才有意义。在开发区这片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土地上,应该孕育、诞生一大批中国的跨国集团,造就中国未来工业技术创新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3)实现由出口加工区向高科技园区的转变。目前,天津开发区已初步形成以跨国公司投资企业为主体的四大支柱产业,即电子通讯、机械加工、食品饮料和生物医药产业,今后将大力培育发展潜力巨大的四大新兴高科技产业,即信息软件、生物工程、新型能源和环保产业。天津开发区正朝着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向发展,在加快引进技术的消化、创新的同时,鼓励高科技企业入区投资,筹备建立风险投资基金制度,抓好高科技企业园和软件园的规划和建设,努力把开发区建设成高新技术产业制造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基地。

3.发挥区域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作用。发挥对区域发展的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是开发区存在和发展的价值所在。天津开发区“二次创业”的着力点是:第一,增强所在城市的经济实力。作为天津最大的经济增长点的开发区,按照“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到2000年,其工业总产值预计将达到1170亿元,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30亿元,超过了1992年天津全市的水平;到2010年,开发区工业总产值将达到2800亿元,国内生产总值1150亿元,接近于1997年天津全市工业总产值和国内生产总值,等于再造一个新天津。

第二,带动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如果说在“一次创业”中,天津开发区主要是靠自身的发展速度来带动所在地区经济发展的话,那么,在“二次创业”的新阶段,则要积极参与到所在城市和区域经济发展中去,为当地的产业升级、技术进步、结构调整、体制改革、城市建设和安置下岗职工等作出贡献。同时,要充分利用开发区的技术优势、政策优势和体制优势,努力成为所在地区高新技术的“辐射源”和区域经济发展的“火车头”。

第三,把外向型经济推进到国际化经济中去。一般来说,外向型经济是本世纪发展中国家的开放形式。其特点是由本国控制,立足本国,面向世界。而国际化经济是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特点是所有要素和产品双向流动,经济活动由国际市场调节,本国较少控制,融内于外,内外一体。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时代,开发区要成为推动所在城市和区域融入国际经济的重要力量。

15年前,邓小平视察天津开发区,欣然题词“开发区大有希望”。这一光辉题词,将继续激励着开发区人在中国跨世纪发展中担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21世纪的开发区将会再次证明:开发区大有希望。

(执笔人:祝尔娟/杜鸿林/陈震/王琪/孔向日/陈浙闽/何敬文)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